7歲兒隔門探母比心鞠躬跳一曲《謝謝你》

1月15日,陳偉實母子倆隔着門相聚了5分鐘,從小學習街舞的軒軒給媽媽跳了一支舞。遺憾的是,因為穿着防護服又隔着門,軒軒既聽不清媽媽説話也看不清媽媽的樣子。資料圖
“媽媽,我都沒看清你……”等到晚上10時終於等到了媽媽視頻電話,小軒軒的第一句話這樣説。
“孩子特別想你,想要看看你,我們已經到醫院門口了。”1月15日下午1時30分許,正在穿防護服準備上崗的陳偉實忽然接到了孩子姥姥電話。
母子倆隔着門相聚了5分鐘,從小學習街舞的軒軒給媽媽跳了一支舞。遺憾的是,因為穿着防護服又隔着門,軒軒既聽不清媽媽説話也看不清媽媽的樣子。
陳偉實是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暨退役軍人總醫院神經內科護士,已經從業12年。
瀋陽此次出現疫情後,她和在北部戰區疾控部門的愛人就開始在一線抗疫。
“他是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封閉,也都是忙着核酸檢測、流調這些事兒。我是從元旦開始,一直在院裏負責核酸檢測工作,期間也借調到疾控中心那邊幾天。”陳偉實表示。
“從早上7點開始穿防護服準備上崗,一直到晚上9點左右結束,然後還有收拾衞生啊、消殺等收尾工作要做,忙完一般都得10點左右,只要穿上防護服就幾乎停不下來。之前都是聽説防護服穿着多不舒服,這次是自己親身體會到了,真是一身汗,然後再冷風一吹……”醫院本身沒有要求封閉管理,不過陳偉實主動要求在醫院值夜班:“這次的病患都是身邊我們發生的,抗疫其實就是為了我們自己,能多幹點就多幹點。”
夜班值了半個月,陳偉實就半個月沒見到7歲的孩子軒軒:“姥姥在家帶他。我忙完他都睡了,就是偶爾會通個電話,我也會給他發我工作的小視頻。”
聽説軒軒過來看媽媽,陳偉實的同事也陪着她一起前往。因為防疫要求,母子兩個只能隔着門相聚。
“我還穿着防護服,根本聽不清他説啥。就看他舉着小手隔着門向我伸過來了,我也就隔着門玻璃和他拍了拍手。然後就看他開始給我跳舞。”陳偉實表示。
軒軒已經學了4年的街舞,不過這一次跳的舞是陳偉實之前沒見過的。“又比心又鞠躬的,也沒有伴奏,就看孩子在那兒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比劃。後來才知道是很流行的《謝謝你》。姥姥説是他在網上特意學的。我家距離單位13公里多,他那個時間過來肯定也是沒吃中午飯。”陳偉實介紹。
軒軒跳舞的後半程,被陳偉實的同事用手機錄了下來,配上《謝謝你》的音樂,發在了自己的朋友圈。
下午吃飯時,陳偉實給媽媽打電話讓軒軒晚點睡。當天晚上,陳偉實和軒軒通了視頻電話。
“媽媽,我都沒看清你……”
軒軒的第一句話,讓陳偉實忍了一下午的眼淚,流了下來。遼瀋晚報記者 隋冠卓
1、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複製、編輯或發佈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。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,並註明“來源:北國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註明“來源:XXX(非北國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,可與本網聯繫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